服务机器人可以分为专业领域服务机器人和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从事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保安、救援、监护等工作。
(资料图)
ChatGPT在机器人行业的应用
全球首家5G云端智能机器人运营商达闼机器人公司即将推出首个机器人制造领域的多模态认知大模型,名为RobotGPT。
达闼表示,利用大模型RobotGPT以及达闼机器人海睿OS机器人开发套件和系统 HARIX RDK,可以快速开发机器人技能和应用,实现了AI 大模型在云端机器人中的应用。而生成式 AI 技术证明了 AI 和语言对话式理解能够在其他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数据训练可实现更接近拟人化的机器人产品,从而有望颠覆和促进行业发展。
在达闼创始人、CEO黄晓庆看来,ChatGPT有助力于机器人行业。如果把谷歌DeepMind推出的“阿尔法狗”(AlphaGo)当作人工智能的原子弹的话,ChatGPT是 AI 领域的氢弹,作为“两弹一星”的星,云端智能机器人则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运载火箭,人工智能的载体,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最重要标志。人工智能“两弹一星”的时代号角就此拉响了。
不久前,黄晓庆表示,ChatGPT 的出现,恰恰证明机器人需要一个云端大脑。因为ChatGPT 是不可能装在一个小小的计算机里的,它必须装在一个云里面,变成个云服务。ChatGPT本身是单模态的,所以它无法支持机器人。而基于多模态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要能够支持多模态,文字、语言、视觉、运动都要支持,这就是我们在做的RobotGPT。
机器人即将进入“云端大脑”时代。受益于数字化、云计算、5G网络和 AI 技术创新,服务机器人正在从“功能”走向“智能”,从概念试点走向全面普及,即将迎来爆发式的市场规模增长。而基于“云-网-端”架构的云端智能机器人,或将成为整个机器人产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服务机器人产业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2023年开年,全球最火热的 AI 技术应用莫过于ChatGPT了。诞生不到3个月,全球已经至少有1亿人见过它,今年1月,它平均每天跟1300万人聊天,月访问量达到6.72亿次,并引发全球科技巨头开展新一轮“军备竞赛”。
作为一个具备问答、文章撰写等多重能力的对话式语言模型应用,ChatGPT强大“超能力”背后,大模型(数据)、高算力、无监督学习算法等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京时间3月2日凌晨,OpenAI 公布了 ChatGPT API,价格为1k tokens/0.002美元,相当于每输出100万个单词2.7美元(约合人民币18元),比现有的GPT-3.5模型便宜10倍。
这意味着,ChatGPT不仅是一款产品,而且未来将开启一个新的生成式 AI(AIGC)技术行业与生态。
与此同时,由于ChatGPT与 AIGC 在应用层面可以处理音频、视频等不同类型数据,市场认为这将利好机器人行业,加速人型机器人应用时代的到来,有望实现人类梦想中具有人类语言、逻辑、沟通能力的“白马王子”——不仅可以当保姆、秘书,还可以成为最好的知心朋友。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国内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机器人行业迎来智能大模型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去年12月发布的《2022世界机器人行业报告》显示,由于近几年大规模投资,使得中国大陆工业机器人密度首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前列。
报告显示,2021年,平均每1万个工人就有322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密度首次超过美国,而且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8倍。机器人密度反映了制造自动化水平和生产线的灵活度,是非常重要的国力指标。
同时该报告还显示,中国机器人市场已经远超日本和美国。2021年,中国机器人出货量达26.82万台,同比增长51%,位居亚洲第一,运营库存突破100万台,同比增长27%。
这意味着,中国机器人市场已经远超日本、美国,实现快速增长。
在各个领域劳动力短缺以及企业“降本增效”趋势下,餐馆、机场、养老院以及手工业等场景中,智能机器人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生产、生活效率,提高数字化城市建设,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中国数字经济,从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2022年10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加快增长,全国软件业务收入从2012年2.5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9.6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6.1%。截至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并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云计算市场之一,2012年以来年均增速超过30%。
以养老场景为例,2025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2035年将达到3.1亿,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照顾。在未来30年,全球将需要100亿人形智能机器人来提供服务,全球智能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多万亿美元。
受益于数字化、云计算、5G网络和 AI 技术创新,云端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机器人领域客户的首选,而且是重要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截至2022年7月底,“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形成一系列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全国具备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个,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79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机器人所在的工业物联网领域已显著帮助制造业降本增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表示,过去十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显著,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数字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提档加速,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数字商务、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转型升级。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中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展望2035年,数字经济迈向繁荣成熟期,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人形智能机器人将成赛道“新路标”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人工智能与关键技术助力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主题下,多位院士专家展开探讨。
“机器人越来越多地代替人在危险、恶劣环境中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长期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等灾害防控研究,他认为,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作业模式逐渐向少人化方向发展,机器代人成为地下工程智能建造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邓宗全讲述了“月球、火星探测机器人”。他表示:“机器人服务于太空,助力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通信与导航等领域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在论坛现场,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山东产研院、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研发人员,以及多家机器人领军企业负责人作了技术交流。
从工业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再到人形机器人,智能机器人随着AI、5G、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得到快速突破。
《2023-2028年国内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